你好,我们发现你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到发布案例和文章,建议使用最新版本Chrome。
中西双厨、四分离卫生间、洄游动线,她家处处是亮点!
户型
2室
面积
79.12㎡
花费
12.7万元
位置
上海,浦东新区
说在前面
“真正舒适的家居不仅能够使人切身感受到‘这儿不愧是自己的家’,更能够为明天的继续努力注入活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通过严肃的设计逻辑实现轻松整理+天然摩登+简练舒适的小户型家居环境的故事。
住居者:新婚👱🏻👸🏻+一岁边牧宝宝一只;兼顾未来增加一个👶🏻及一位👵🏻的居住需求。
户型图
原始户型图
原始户型优点:1.户型方正;2南北朝向;3.采光基础佳;4空间较丰富有错层(餐厨比其它区域低45CM) 原始户型缺点:1.钢混柱非常密集,一半以上的柱子间距不到两米;2、错层位置怪异;3.净高才2.6m;4.功能空间面积都偏小——厨房5.2㎡、餐厅7.8㎡、卫生间3.7㎡,相反,纯交通面积却多达8.43㎡——11%的实用面积打了水漂,看完上海的房价心好痛🙃;5.台盆马桶花洒处于一个空间,导致台盆柜体、马桶底部都是霉斑,这还是基于原房东一家三口俩处女座,卫生习惯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前提(几次看房房子都是干净整齐的状态,所以本神婆签合同时留意了下产权人身份证号)。 分析了户型优缺点后,硬装的方向就能基本确定了: 1️⃣谢绝一切非功能性装饰。石膏线条❌、墙纸❌、活动区大吊灯❌、深色界面❌、吊顶❌。取之以明装筒灯、轨道灯、浅色地砖; 2️⃣大白墙。越小越需要留白。 3️⃣四分离配双台盆。执念。俩处女座都解决不了的潮湿霉点问题本懒人可不想延续;四分离的案例这几年看了不少,自己家正好实践下。 4️⃣中西双厨。离不开中餐但是不喜欢封闭的家人间零交流的传统厨房。在通透的LDK空间前提下,实现中西双厨;
5️⃣LDK(起居室、餐厅、厨房)一体化设计。家里有运动量no.1的边牧、有运动神经发达的家属、有近几年可能会冒出来的👶🏻,所以通透的LDK是不二选择,同时公共空间毫不纠结地用暖灰色釉面地砖,随便尔等撒泼打滚。 6️⃣保留采光优势。南北阳台是两整面的落地窗,为了留住充足的采光、南北穿堂的气流,拆掉两个阳台的移门,同时尽量减少家具,所有家具统一南北方向布置(东西向会阻碍南北气流) 7️⃣静区也实现南北通。将主卧的门移到跟次卧相对,静区(两个卧室+卫浴)也能实现南北通透,同时提高私密性
8️⃣洄游动线。居家行为动线设计成洄游式能有效增加空间感,玄关-起居-餐厅-西厨-干区-浴室-马桶间,去哪儿都无需走回头路,不仅起居家务更便捷,而且消除了闭塞感,体验上扩大了空间。对儿童、宠物来说这条畅通无阻的路线更是他们玩耍的神秘乐园。 赤兔酱🐶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只要把吧台水龙头打开,她便像受到水神召唤一般绕着吧台做圆周运动
收纳系统
开篇就谈收纳系统是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舒适”才是家的第一要义。而家居之所以太容易带来生活的烦恼以及视觉上的杂乱无章主要是无序的动线设计导致的。
很多人会把杂乱归咎于“性格”或者“家务能力”,好像只有不知疲惫的人才有资格拥有整洁的家。 现实却是,即便通过异常勤奋的劳作维持住了家居物理环境的整洁,过多的时间、体力上的消磨也无法带来精神上的“舒适”。
我父母家就是典型的例子。我额娘每天大概只有在完成全屋家务之后的那30分钟精神是放松的,剩下的23.5小时她都处于客人要来访的忧虑😣以及整洁被我跟我爸打破的暴躁😤之中,只有靠不停地收拾和对我俩苛责来排解。虽然在她所有亲友眼中,她家看起来永远是体面整洁的,但是我们三个人的精神都“不舒适”。
收纳不等于一味的“收拾”,也不等于一味的扔,更不等于将家里塞满“柜子”。高效且完备的收纳体系是遵从人体工程学并符合居住者生活习惯的动线的。
收纳系统规划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在家务动线上的最佳位置设计收纳空间。只有动线和收纳并举才会井然有序。——水越美枝子
先说说我家动线。做家务的时间自然越短越好,厨房、卫生间是家务行为最密集的两个场所,所以方案阶段我将吧台-画室-中厨-西厨-洗衣区-干衣区-晾衣区-衣物(收纳)区规划在了一条紧凑的家务动线上(如上图绿色箭头所示)。我一般在吧台收拾整理的时候,或者描完眉毛后就顺道把衣服给洗了,家务活在一处搞定!洗衣机是背对吧台设计的,所以站在客厅、餐厅视角的访客是看不到的。 另外,访客动线(蓝色箭头)跟家务动线(绿色箭头)无交叉,即使客人突然造访也不必遮遮掩掩压力山大了。 至于收纳体系则是根据家务动线上的最佳储物位置组织而成。封闭式收纳空间(平面图上棕色部分),面积12.38m²,体积14.15m³,紧密围绕在家务动线(绿色箭头)上,封闭式避免凌乱感。开放式收纳空间(平面图上浅黄部分)面积4.28m²,体积3.65m³,基本都分布在客厅、餐厅这些开放空间,取用方便,发挥装饰作用。
总体而言,收纳面积占到了使用面积的21%,目前使用下来还有接近三分之一收纳空间没用到。为适应未来的变化留足了空间。
玄关
原始户型一进门是一溜鞋柜堵在眼前。玄关就1平方米,这种做不仅压抑还阻碍采光通风。风水不佳。 为了降低压迫并保障私密性,我想到了借景跟框景这个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常用的空间技法,跟吕队长商量用木工板加石膏板制作一面带梅花窗洞的“白墙”。借玄关跟客厅的地坪的40cm高差,站在门口的人无法看到室内的主体,而站在客厅的主人透过窗洞却能清楚看到门口的人。 如今每天打开家门的瞬间看到的是清清爽爽的白墙、透过梅花窗映射过来的茶室小景以及🐶热情地求抱抱,疲惫跟压力全然消退了。
至于玄关的收纳,我在这个小螺丝壳里设置了四处必要的道场—— 1、鞋子。将两级台阶的下部架空做到32cm的深度,以容纳5~6双当季通勤鞋以及2~3双当季拖鞋; 2、出门穿戴的衣物。进门右手边30公分的钢混柱子上装了两排挂钩容纳两人进出门的外套、配件等。家里有5枚老衣架上的铜挂钩,自己定制了两块胡桃木的底板,将五枚挂钩安装到底部之后安装上墙。上面一排挂衣帽,下面一排挂包包、钥匙 3、各种票据。蛋糕/电影券、水电煤缴费单、没发的快递单、待联系的名片等。玄关处视线高度的墙壁上挂了一个铁线夹壁挂,上面有6个小铁圈夹可以分类将这些卡券夹在上面,出门前、回家后都会不自觉看上一眼,不会疏漏或者遗失。这些小纸片一定要在进门就分类夹好,控制在玄关以免散落进餐桌客厅等空间。不定期整理已经处理完的票据,扔掉。 4、其它必要杂件。雨伞、遛狗绳、剪刀(拆快递)、钱包等收纳进MUMO的栅格柜中。
客厅
迈过玄关台阶后左手边即是起居室了。起居室是所有家人共享的活动空间,每个成员的需求都要满足——希望在起居室看大片、堆下我俩的工具书、健身、赤兔酱🐶撒泼打滚;未来能让👶🏻嬉闹、👵🏻来了有电视作伴。我在这15㎡中运用了如下策略:
1、伊礼智在他所著的《小而美的家》中建议小户型多选用底部没有紧贴地面而是离地悬空(一般20~30cm)的 “悬浮家具”,
这样既显轻盈,又因为露出更多的地面而有了扩大视觉的效果。
MUJI高靠背沙发、老档案柜、Art-deco边柜等都靠支腿悬浮了起来;
2、起居室的家具高度控制在一米以下。一来空间显大,二来矮柜对老人小孩很友好,方便所有人取用这些最常用的日用品、书籍。
这个多抽柜原本是北京图书馆老馆的档案柜,可以看到每个抽屉中还有可以移动的金属挡板(小狗摆件的背后就是),所以每个抽屉还能进一步分类。
3、自己DIY的茶几、画图定制的视听柜都装了脚轮,除了有“悬空感”外更能轻松移动位置。老公在家健身时就会将茶几推到一旁。 图中教堂是自己大一时候的钢笔画;
4、为了兼顾起居室每个角落、每种模式的使用需求,我采用无主灯设计。灯具以小巧实用的斗胆灯(自己买配件DIY的)、轨道灯、筒灯为主,避免压抑感;局部使用吊灯、vintage壁灯烘托气氛,依然是小巧素雅的风格。 5、没有单独设置投影幕,投影直接投到大白墙。不仅视觉上简约,更重要的是哪天需要电视的时候买回来放在视听柜上就行了(硬装的时候接口都已留好)。网络上一些带节奏的言论将电视机过于妖魔化了,恨不得拒绝电视就能成功脱离低级趣味🙃。 电视机是背景音乐,是光源,是家人之间、人与社会信息渠道之一。
茶室
穿过起居室就来到根据南阳台改造的茶室。之前在北京出差的时候经常住一个转行当编剧的朋友家,早起小龙井🍵晚来金骏眉☕️的日子着实舒坦。 茶室用防腐木砌筑了地台,布置上榉木春凳、花梨木嵌骨书箱以及DIY榆木老门板茶几。被心仪的物品包围住的生活,就是室内装饰的终极意义。 茶室的茶几跟客厅的是一对儿,人多的时候可以把两个茶几拼起来。
大自然本身就是最优质的画家,榆木板上的山形纹百看不腻。
LDK
从客厅下两级台阶就到了餐厅以及开放式的西厨,利用原始错层设置的台阶让客厅与餐厨区在空间上有所区隔,视线上却绵延一体,三个开放式空间的一体化设计从视觉上放大了空间,也无形之中为家人创造了更多陪伴与互动的机会。 此刻老公摊在客厅地毯上撸狗追剧(这位青年最近迷上了冯唐),我呢在餐厅大桌子写案例,一斜眼就能瞥见投影到大白墙上的剧情,时不时应和一声。
此角度是上帝噢不一家之主视角。LDK一体化对于有宠物或者小朋友的家庭还有一个重要益处是做家务不耽误看娃,如上图当在吧台前做家务(择菜、洗衣服、揉面、追剧、整理柜子etc)的时候,画室、LDK、茶室、玄关、干区等活动空间尽收眼底。 养狗的住友应该懂,小崽子如果从你视线中消失超过十分钟,十有八九会有坏消息在暗处等待着你——之前住在租的房子里,鞋子、纸箱、书等经常被碎尸在犄角旮旯;搬家后情况大大改善,基本上都能当场抓包。被抓包之时🐶一般会一脸狡黠地看着我一动不敢动,仿佛在说:没有咬喔我只是恰巧含住了沙发腿而已😂
餐厅
从梅花窗看到的西厨加餐厅。1米9的胡桃木整板桌面生生挑了三天,终于找到一块“木纹流畅,曲率合宜,走向自然,明暗相间”的心仪大板。心疼帮我挑板的tb客服一秒钟。
整板的木纹似泼墨。
童年的夏天是竹床上吹过的穿堂风,是蒲扇周围的萤火虫。曾经花很长时间想给餐厅找一款长凳未果,某一天突然想到很小的时候睡的竹床,TB一搜还真有得卖。心满意足。
水吧在餐厅与工作区之间,下柜除了收纳零食饮料外,还有书跟笔记本电脑,因为自己很喜欢在大桌子上看书喝茶,有这个柜子在附近,大桌子就能轻松保持空旷了。 水吧这个柜子本来上面还有一截,但上柜+下柜 2米多高太压抑,而且最上两格我根本够不着,所以干脆把上柜取下来单独放在了中厨门口,专用来收纳碗碟。
中西双厨
原始的厨房5平方,靠墙布置了一段3米+的L形的橱柜——典型的丧偶式厨房布局。我通过精细地设计实现了中西两个“双一字”厨房,操作台总长6延米。每个厨房的流线都遵循“取-洗-切-烹”的操作顺序,每步操作之间的距离都在1m左右。 由于功能分区足够合理,台面自然而然地设计成3个高度的4列的同时,视觉上每一列台面都不存在“Z”形相接的高低差——吧台、中厨水槽台面90CM清洗不用弯腰,燃气灶台面80CM炒菜不用架着胳膊,靠墙操作台面85CM适合料理操作。
洗衣区从传统卫生间分离出来,洗涤用品就近收纳在水槽下方的柜子中。我经常收拾厨房的时候就顺路就把衣服给洗了。家务行为都组织在了洄游动线上。
当初是脑袋进水泥了,把热水器定位在厨餐厅这么显眼的位置🙄。柜门铝百叶太辣眼睛,想找幅画挡一下,但是从尺寸到内容都挑不到特别合适的成品,干脆定制了亚麻画框,自己拿画笔刷了。内容是直接沿用了Kivet母题。
厨房几乎没有装充满噱头的拉篮,在我看来单价动辄几百几千的厨房转角拉篮、吊柜升降拉篮等多数是在为不合理的橱柜设计缴纳智商税——柜子转角空间确实很难用,可是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设计这个转角空间呢;高度超过1.2倍身高的柜子伸手确实够不到,可是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将常用物的收纳设计在这个高度呢。 我家中西两个厨房都是“双一字布局”,从设计上就规避了难用的L形角柜;厨房常用物品收纳高度都在一米九以下,伸手可得。真正好的设计是能替居住者省钱且省心的。 这个抽屉餐具架左边是宜家瓦瑞拉,右边是奥比特,加起来几十块,都是搬家之前就一直在用的,放这个抽屉刚好。 最常使用的碗碟是宜家奥夫塔系列,机洗不心疼。
彩色餐盘的快乐是花鸟鱼虫给的!不同年代的手绘小瓷盘不知不觉收集了好些个。
接下来是2.2平方米的中厨。日本一位一级建筑士水越美枝子形容使用便捷的厨房就像“飞机驾驶舱”那样,控制功能一应俱全,只需要伸手、转身之类的简单动作足矣。不能同意更多。
朝北的落地窗映射进来的树冠、光斑给辛劳做饭的家人营造了一个悦目的环境。最好的家居装饰是能从房间里看到绿色。 大半年使用下来发现灶具包裹的空间真心容易油腻,万幸安装了玻璃移门将油污强势控制在了2.2平方米内,大大减小了西厨跟餐厅的家务量。
东侧的水槽专用于炒菜过程中频繁地洗锅以及荤食的清洗,我基本攒一个星期用“去污粉”深度刷一次。设计的时候周围很多声音提醒我“厨房这么小,装一个水槽就够了”,现在想来幸亏坚持装了两
洗碗机是我家的“家庭矛盾缓解仪”。 中厨保持干净的心得:台面每次使用后用祛油污喷剂擦拭一遍;灶具与油烟机之间的瓷砖表面贴一层保鲜膜,定期更换;调料拉篮装在灶具下柜右手边,做饭的时候抽出来,调料即用即归位,比台面或者墙壁的调料收纳方式更多地隔离油烟灰尘等。
四分离
卫浴空间四分离的优势首先是四个功能空间能得到高效利用,尤其家庭早高峰时段刷牙的、如厕的、梳妆的不用彼此等待。其次干湿彻底分离之后,洗衣机、吹风机等电器可以脱离浴室的潮气更安全,马桶、浴室柜等也能更久的保持洁净而不会轻易长霉。 干区兼梳妆区。双台盆卡在两根钢筋混凝土柱之间,间隔才1.12米。挑了个1m长大单盆打了两个龙头孔,万幸实现了双台盆。
收纳方面,上方是宜家的单门镜柜利兰根。女左男右,互不干涉。砌墙之后发现柱子跟墙体的厚度差形成了一个凹区,“捡”到了一个壁龛,定制榆木台面的时候顺便定了三块小层板。     下方延续“漂浮”的收纳原则,定制了两块榆木板。尼达利的纸编篮正好可以分类收纳小电器及各种日用品的囤货。 另外不爱用漱口杯的我专门找到这种360度旋转龙头。
晾衣区设置在浴缸上方是向霓虹国主妇们取的经。朝南的盥洗区有一扇大窗户,平时有直接的通风以及日照,夏天晾在挂衣杆上的一缸衣服半天就吹干了;遇上特别湿冷的时节会直接打开浴霸的风机辅助干燥。 洁具跟挂杆特意选择带有“圆乎乎”元素的——莲蓬头的顶喷、圆头的比格尔挂杆(已停产),所以虽然空间色彩单一,但整体感觉并不乏味,反而有娇憨之感。
浴缸上晾衣,解放阳台,水直接滴进浴缸,比较省心方便。有住友提醒我可以利用浴缸热水熨平真丝衣物,哈哈哈。
马桶间紧挨着洗浴间设置。跟干区一样内壁刷白色防水涂料。
浴室与马桶间移门关上后就是一段2m宽的穿衣镜了。家里没有适合放穿衣镜的地方,思来想去不如直接把浴室门做成镜面的。一来紧挨着洗澡间、梳妆台(干区)、衣柜,照镜子十分方便;二来三扇门足有2米宽够大够爽,而且镜面对着公共走廊,退远点照全身也毫无问题;三来通往两间卧室的逼仄的走廊因为这面镜子瞬间开阔了;四来“移门”跟“镜子”合二为一,空间更简洁更耐看。 托四分离的福,目前卫生间的家务方面除了洗浴区稍重一些(毕竟使用率高且潮湿,墙角瓷砖缝要常刷洗)其它三个区域因为是完全干燥的状态,所以日常就是刷刷洁具内壁、归置归置收纳物,打理起来比传统的不分离卫生间要轻松太多。 尤其惊喜的是马桶区、干区墙面的白色防水涂料,施工的时候还挺忐忑,不确定经年累月会不会起皮起泡,结果大半年过去了一切如新,想来是因为跟洗浴区彻底分离,确实没什么水汽入侵墙面的缘故。
卧室
主卧只承载睡眠+衣物收纳两个功能。书桌、梳妆台等都转移到了公共空间,卧室功能的纯粹性能让睡眠质量更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睡眠周期,试想下你在这儿睡回笼觉呢,另一半在床边淅淅索索刮眉毛、拔口红盖,或者噔噔噔噔敲键盘,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如果跟我家一样卧室面积较小(10平米左右),不妨试试这些视觉上扩大空间的小tips:四白落地(如果有柜子,柜门选择白色);窗帘仅仅范围盖住窗户,露出上下左右的白墙;去掉非必要的家具。
次卧目前是老公的书房。跟我相反,他只喜欢在封闭的小房间工作,自己给自己配置了宜家一米六的贝肯特升降桌(未入镜) 挨着飘窗放了一张百灵带储物沙发床。平时储物,长辈来了有地儿休息。 照片中衣柜是从五原路搬回来的。这种收纳(或者其它实用功能)力强的别致家具,稍许打理就能成为家居环境的点睛之笔
我家程序员为自己倒腾出来的工作区。对于我的「老灵魂」审美,小王一向是不感冒;宜家的简洁利落、常换常新、重视人体工学才更对他口味。这个区域我除了限制书架及桌面尺寸、买下带脚轮多抽档案柜外,其它一概没管,都是小王背着我(逃避我的指手画脚)自己偷偷逛宜家的结果。
针对我总在家我行我素、爬上爬下、叮叮当当各种改造旧物或者diy的行为,小王的态度在逐渐演进:从「愤怒」到「不解」到「好奇」到「老婆,我把黑莓拆了,你看挂这里怎么样?」 这届老公还挺好带。
画室
1.5平方米的原始北阳台被我改造成了自己的工作区。左半拉是画室区。 柯布西耶在我的认知里是最具摇滚精神的建筑师之一,一生都在追求突破。
1.5平方米的北阳台右半拉是工作区。 搁架上的设计资料陪伴自己多年,又辗转从武汉跟随到了上海。 比起独立的书房,我更喜欢开放性的工作区。方案上我将自己的半开放工作室设置在了餐厅尽端,并设置水吧+碗柜跟餐厅隔开。 曾经看过霓虹国的一份调查报告:将工作区与餐厨而非起居室相连的布局能提高工作区的使用效率。体验下来,看书、画图的间隙走两步去水吧泡个茶去西厨做个简易的一人食简直不要太怡人。
老柚木桌意外成为获👍🏻最多的照片。 老物件的最佳打开方式不是展示,而是持续使用,焕发新生。
vlog晒家的奖品收到啦,笔芯!在&tradition花盆台灯的激发下,我的黄玫瑰小布头又有了新用法,这大概就是经典设计的魔力吧😌
分离式空间
不仅衣柜、镜柜、工作区分男女,还因为我俩不可调和的饮水习惯差异而分别设置了茶室跟水吧。处女座程序猿跟双子座设计狗的孽缘能修成正果着实是我人生重大意外之一,分离式的设计能最大程度减少矛盾,使得各自都能拥有真正放松的空间。 以及,所有权明确后,所有者会不由自主地完成自己区域的家务。所以我老公不仅会用扫地机器人扫地、用洗碗机洗碗,还能不定期归置自己的工作区、洗漱柜、衣柜了呢。 感恩。 想到再补充。
创建于  01.19
声明:本页所有文字与图片禁止以非好好住旗下之产品形态转载或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