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发现你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到发布案例和文章,建议使用最新版本Chrome。
首页
发现
整屋案例
设计师入驻
品牌入驻
登 录
舍弃传统客厅,我家一进门就可以绕着岛台跑一圈
门卫金大爷Kim
关 注
户型
2室
面积
94㎡
花费
53万元
位置
江苏,苏州
说在前面
历时一年半的异地设计、本地施工、本人亲自选材&监工&多方协调的《工地故事》,简直可以分成10集去天桥底下说!常年保持尺不离身、尺在人在的状态,工地就是我的宿命。
户型图
原始户型三室两卫,建筑面积117平,使用面积94平。 先说优点: 户型方正,三开间朝南,承重墙少,可塑性强; 缺点: 每个房间都很小,主卫非常小,并且是暗卫,房子的北面是个连廊,所以北面采光较差,全屋窗户都较小,没有落地窗,整体采光也并不理想,没有玄关。 我的需求: 1喜欢开阔的空间,客厅里要一个岛台,想要住出大平层的感觉; 2习惯长时间待在公共区域,回房就是睡觉,我跟老公都是自由职业,又经常呼朋引伴,要让公共区域实现吃饭会客休闲办公等多种功能; 3充足的储物空间,便于收纳。
基于以上需求和设计师进行了充分沟通,户型上做了很大改动,打掉了几乎所有的非承重墙,新砌了部分墙体,格局上的主要改动为: 1去掉一个朝南的次卧; 2缩小中厨; 3把阳台并入客厅。 这些改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客餐厅,打造一个LDK一体化的空间,同时也扩大了主卧&主卫&次卫的空间。 收纳上全屋定制了16个柜子用来保证充足的储物空间(家里的成品家具很少,因为布局的关系,成品没法严丝合缝)除了鞋柜、橱柜、2个浴室柜以及主卧的斗柜,其余基本都是通顶高度,当初在砌墙的时候就砌成凹型墙,这样柜子安装好后跟墙面齐平,空间更方正,比较美观。
玄关
玄关的出现是整个平面稿上让我最感到惊喜的部分,尤其是一进门有向左走向右走两条路线入户,双动线的设计让我觉得整个房子变得有趣了起来! 我一开始就决定要装地暖,看到平面出稿后我觉得这样一个布局非常适合做下沉式玄关,实现方式就是一进门1.8m*1.8m的这个正方形区域不铺地暖,和室内抬高部分形成大约6.5cm的高度差,鞋子都脱在下沉区,带回来的快递或杂物也可以临时放置在这里,灰尘就不容易被带进室内。
原本是没有玄关的,一进门右手边是厨房,左边一般会放餐桌。
鞋柜靠着岛台一侧的半高墙,定制半高的吊柜,下面悬空,加灯带,常穿的鞋都可以放在这里。 包和钥匙可以顺手放到鞋柜顶部的台面上。 鞋柜的深度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议做到380mm以上(含门板深度),可以放下44码的鞋,如果家里有大脚男士的话。
一进门向右走是迷你中厨和通往餐厅的过道,中厨外是个杂物柜,里面搭配了洞洞板用来收纳吸尘器、蒸汽拖把和常用工具。
一进门左手边是个通顶的玄关衣帽柜。
强弱电箱都在这个柜子里,因此柜子内部的结构设计也迁就了两个电箱的位置。 另外柜子顶部有两台中央空调内机,柜子右上角开孔留了一块活动的柜体板作为其中一台内机的检修口。 进屋后把外套挂在衣帽柜里,冬天的帽子围巾也都收纳在这里,减少室内的纤维和灰尘。 如果以后半高的鞋柜不够放了,那么这里也可以放些换季的鞋,作为鞋柜的补充。 为了整洁,通常我的包也会放进这个衣帽柜里,而不是鞋柜顶面。 柜内隔板尽量做成活动隔板便于灵活调整收纳空间。 如果要像衣柜那样纵向挂衣服的话,这个衣帽柜的深度建议不低于53cm。
入户门用黑色毛毡进行了低成本的改色,只要100块。 如果是改成其他颜色我应该会用木器漆,成本高些过程麻烦些,需要先打磨和多次的涂刷,不过质感也会相应好些。黑色的话我觉得毛毡的效果足够,也跟我定制的黑色极窄不锈钢门套以及黑色踢脚线相呼应。门锁是德施曼。 开关旁边的窟窿是给可视电话留的线。
改色前的知名色号——猪肝红。
鞋柜上的粉嫩小推车用来放钥匙。右下角是多余的装修材料,还没清走。
进入室内后是看不到下沉区的,鞋子脱得乱一点也没关系。 相对于我家的面积来说,这个玄关算很大了,个人觉得拿出一定比例空间给到玄关是非常值得的,以前住的房子没玄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鞋柜,鞋子脱得满地都是,墙上只有三四个小挂钩,挂几只包就满了,而脱下来的外套会随意扔在沙发、椅子、飘窗上,玄关做好收纳家里就会整洁很多。
站在餐厅看向入户门。
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是入户门在连廊上,一打开门视野也十分开阔,整个楼层只有我一户在连廊上,有利有弊,在我看来利更多些,一个是离电梯很远不受噪音困扰,也不跟其他邻居的入户门相邻,春夏时节打开门时通风采光都非常好,还能欣赏夕阳。
夏天太阳落山时候的云层。
由于是期房,收房那天我才知道我家入户这么特别。
下沉式玄关的难点在于下沉区铺地砖、抬高区铺地板,如何给这一圈6.5cm高差收口,并且要压住室内的地板。
联系了不锈钢定制的厂家,商量出的方案是做个F型的不锈钢折边。不锈钢的好处是想折什么样都可以,折边宽度随心所欲,但这个收口方案不是光凭材料就能解决,安装方法很重要,并且地板的安装工艺以及各个环节的衔接也影响了这个收口的成败,实施起来比较复杂,最终这个F型收口方案夭折了。中途改为更简单的L型收口,没想到一波三折,由于施工上的失误,L型收口再次夭折,具体原因不赘述了。总之家装很多环节是环环相扣的,牵一发动全身,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统筹,配合的施工,再好的材料都无用。
无奈之下选择了用黑色实木踢脚线+定制黑色T型不锈钢压条来勉强完成了下沉玄关的收口任务,说勉强是因为有些瑕疵,具体也不想赘述了,回忆起来都感觉烦躁。就这么个小小的收口,最终也没花多少成本,但是前后困扰了我大半年。这下我是搞明白了,只要能解决收口问题,一切就都不是问题,收口才是家装的夺命题!
客厅
公共区域实际上就是一个LDK一体化的空间,客厅与餐厅也没有明显的分区。 原户型的采光很一般,而且没有落地窗是个很大的遗憾。 去掉了阳台的移门以及朝南次卧的隔墙后,现在的客餐厅可以享受到南向三扇窗户的采光,其中两扇窗户都在主卧里。 主卧的玻璃折叠门完全打开时空间连通开阔,关上时也能透光,保证了客餐厅的采光。
原始视角。
左边是原本的阳台,这个阳台本身也不大,是个内阳台,现在变成了沙发区,右边是主卧入口。
原始视角。
一直很喜欢极简风,以前认为黑白灰才是极简,后来觉得可以尝试一下配色大胆的极简,试试看吧,毕竟墙面的改色并不难,万一不喜欢或者看腻了可以随时重刷,或者改用墙纸,试错成本可接受。 涂料5种颜色,柜子大概用了八九种颜色的门板,也就是说我家立面足足有十几种色彩。 总结下配色经验:配色我认为是家装的高阶难题,实际上我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所有颜色敲定下来,每天拿着各种色卡和小样,在不同的光线和环境下观察和搭配,甚至全部带到工地上,观察色彩在工地不同阶段呈现出的效果,拍了大量的图片作比对,也用软件做配色效果图。 没有绝对好看或难看的颜色,全靠搭配。让这么多色彩在一个空间里也不突兀的配色秘诀是:中低饱和。
除了下沉玄关和厨卫是铺砖,客餐厅和卧室全都铺设了比原木色浅一号的素色鱼骨拼木地板,三层实木。 手绘的两幅画还没找到合适的位置挂,暂时放在了地上,右边那幅是我家🐶
原始层高是2.72米,在这个高度条件下做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以及地暖,顶面设计原则是在隐藏各种管道和线路的前提下,尽量少吊顶。 现在原顶部分2.6m,梁下只有2.2m,因此无主灯设计的顶面有大量明装射灯。
为了实现公共区域的多功能化,摒弃了以沙发和电视作为客厅中心的传统做法,而是在客餐厅中心设置了一个4米长的L型岛台,围绕岛台形成洄游动线,大部分洗切配的步骤都可以在开阔的客餐厅完成,同时也保留了封闭式的中厨,用以进行煎炒炸等产生油烟的步骤。
原始视角。
最左边过道通往客卫和次卧,长虹玻璃隔断与暗红墙面之间的过道通往中厨以及玄关。
岛台两侧都砌了半高墙,靠近入户门的一侧利用地暖高差设置了一个下沉式的玄关,另一侧的半高墙挂电视(最终没挂电视),岛台对面的完整墙面挂投影幕布。
原本的阳台区域放置了两个模块沙发。
台面用了2CM厚的纯白色石英石,没有做下挂。也考虑过一款非常耐看的米灰色带点肌理的岩板,但是台面长度加上侧面落地的那部分总共有5米,而且L型长边这一段做了80CM的台面宽度,岩板超预算,只能放弃。 柜门用的是深灰色的pet双饰面,搭配了黑色暗拉手。门板的牌子叫瑞好,封边很出名。中西厨我都用了这个品牌的双饰面门板,相对于玄关柜的烤漆门板来说,双饰面不容易有划痕和留指纹,更好打理,适合厨房使用。一开始想全屋都用瑞好,但是预算又再次让我低头,控制预算要贯彻到底。
岛台上安排了一个大单槽,铂浪高的珍珠灰,灰色的花岗岩十分好打理,之所以选纯白色的台面也是为了配它。 岛台高度92CM,使用水槽时不弯腰。 不同厂家对于台下盆有不同的固定方式,有的也会让业主把水槽寄到厂里,跟台面固定好后再带来工地。我家是直接来工地现场进行固定的,安装现场惊心动魄,水槽连续两次掉落!两次都被我冲上去接住,幸好我是长期驻守工地,如果当天我不在场,不敢想象。 还有一点要注意,这个龙头的开孔是在台面而不是水槽内,由于水槽本身尺寸也比较大,定制橱柜的时候应该尽量把台面和柜体做深一点,水槽的开孔尽量与人站立的这侧靠拢,给龙头开孔留足空间,不然龙头就得安装在水槽侧面,使用不便。我水槽这部分的台面虽然做了80CM的深度,但是柜体只做了60CM深,因为岛台对面那侧是可以坐的,要给腿脚留活动的空间,所以当时这个水槽和龙头的开孔也十分谨慎,得丝毫不差。 龙头可旋转也可抽拉,但是这样的7字形龙头高度太高,容易溅水,个人认为KVK那几款比较低矮的龙头更实用。
靠近餐桌的这侧做了3个百隆抽屉,很喜欢磨砂玻璃侧帮的设计。 最上层是个内抽,用来放厨房常用工具; 第二层放常用的碗、餐垫,还有杯子和茶叶,因为离净水器和即热饮水机很近,所以泡茶很方便; 最下层放碟子,配合收纳架垂直放置好拿取,还放了体积比较大的洗菜盆和淘米盆。 除了这里有个薄内抽,橱柜其他能做抽屉的空间我基本都做成了上下两个大抽屉这种形式,面板都是40CM左右的高度,做这么高的原因一个是厨房用品有不少大件,另外就是可以做成垂直收纳。 关于各种柜子的结构和收纳我经常会去宜家取经,记住,边量边取,手不能停。
内抽里的分隔件是我入住后在网上买的,咔咔咔放进去之后居然严丝合缝,低成本大回报。 橱柜没用拉篮,相对来说抽屉更好打理,也更灵活。 抽屉内定制了灯带。
水槽边上位置安排了洗碗机,这里我又有故事讲。 这是一款全嵌入的洗碗机,原本我定的是西门子原装的白色玻璃门,这个门板是需要另外支付六七百的费用,但橱柜商那边的规则是即使洗碗机不用橱柜的门板,报价也不会因为我少做这一块而扣除这块的费用,做的话也不会增加费用。显然,我没理由不做橱柜门板了。岛台下方的踢脚与门板同色,是一整根跟通的,没有在洗碗机这里断开,比较整体和美观,这得益于洗碗机是全嵌入款,另外定制橱柜时将踢脚内推9cm(具体几公分也要按各家实地情况来看),这样就不会影响洗碗机柜门的开启。由于岛台高度比较高,想做一个薄抽来榨干洗碗机顶部剩余的空间,但也因为我的橱柜拉手形式是暗拉手,占用了部分高度,而且橱柜商所能提供的定制抽屉都没法装进这个空间,最终作罢。网上定制应该可行,不过我整屋抽屉非常多,储物空间充足,所以暂时也不考虑了。 洗碗机边上也是两个大抽屉。
岛台一侧台面抛出柜体20cm,给腿部留活动空间,可以当成一个吧台。吧椅和岛台高度差30cm,坐起来极度舒适,吧椅千万不能太高,信我。
在岛台边我也常常站着办公,这个高度很舒服,能帮助我降低跷二郎腿的几率。也便于我休闲办公,吃零食把手弄脏了边上就是水槽,洗手很方便。我是一个喜欢在水槽边活动并且反复洗手的『强迫症患者』。
面对面办公模式。
监工办公模式。
家里大部分的柜子内部都做了灯带,水槽下也没放过。 由于岛台的下水离主下水管距离较远,为了防止淤堵,没有安装垃圾处理器。 我家对于插座数量分配的原则是x+1,讨论平面的时候就会考虑每个空间可能会涉及到的所有电器,水槽下可能涉及的会有:净水器,洗碗机,小厨宝,所以装了4个插座。 岛台这里用了安吉尔的净水器,龙头是触摸式,机器自带。 两侧的半高墙上都安装了嵌入式的轨道插座,方便小家电的灵活增减,手机无线充电座也放在了岛台上,就连吹头发我也在这里吹,边看投影边吹不能更快乐,谁也不能把我跟这个万能岛台分开!
朋友们都很自觉,来我家自带外卖,幸好岛台有地儿放。 水槽上的飞碟吊灯向下出光,并且距离台面70CM左右高度,营造氛围感,吊灯不能太高,又是宜家传授给我的知识。
客厅2
阳台变客厅,放了两个模块沙发。
景观位,某天早上6点多在家看日出。
房子交付时这扇窗户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开扇,我家安装了全屋新风,所以新换的断桥铝窗我只保留了一个开扇也足以保证通风换气,而且这是全屋最大的一扇窗,固定玻璃比例大些也更美观。 窗户定制了磨砂黑,搭配金色把手,窗套也是定制了1cm黑色极窄边不锈钢,没用木工板打底,让油漆工师傅返工了两三次将窗框抹平。 从布局来看我家窗户边几乎都摆放了家具,而且也没有落地窗,不适合用传统的布艺帘。客厅里采用了透光的白色蜂巢帘装在窗框内,节省空间,光线也柔和。顶上的窗帘盒其实是用来安装灯带。
由于我家的窗户全都选择了内开内倒的开启方式,所以蜂巢帘内装的形式跟内开窗是有冲突的,我的解决方法是在开扇上方增加一个固定扇,使开扇避开窗帘位置。
楼层并不高,我这栋位置比较好,南面几乎无遮挡。
能见度高的时候居然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以及上海中心大厦,跨省景观房?!
去掉阳台的移门后,两侧都留下了一小截墙垛,定制了两个深度30左右的通顶柜子包住墙垛,除了墙垛,左侧的柜子还包住了原阳台下水管,因此这两个柜子的结构设计也迁就了实际情况。
全部做成封闭柜子可能会过于沉闷,遵循收纳上藏八露二的原则,我将左侧柜子中间两扇门板定制为灰玻极简门,作为书柜兼展示柜使用。 两边的米灰色柜门和墙面的米灰色涂料像是孪生姐妹,这是一个巧合。
门框是耐看的铁灰色,柜门用的是特制铰链,每扇门只装上下两个,从外看过去几乎隐形,比传统铰链更美观,并且可以180度开启,柜内深灰层板开槽嵌入灯带。 两侧的米灰色哑光烤漆门板里分别隐藏了一个墙垛和阳台的下水管,顶部有道梁,做了弧形吊顶来弱化低矮层高带来的压抑感。
玻璃门板可以打开到180度。
没有买正儿八经的茶几,沙发右侧柜子中间做了一个墨绿色的开放格置物,开放格下方做了3个反弹抽屉,对于一个深度只有30cm的柜子来说,做抽屉是比较奢侈的,这个做法是出于对沙发部分的考虑。 我在装修初期就去实体店试坐了这款1.2m宽*1.2m深的模块沙发,被1.2米极度舒适的座深打动了,但是我这两个柜子之间只有3m的宽度,两个模块沙发加起来的宽度是2.4m,如果居中摆放,那么沙发两侧各余30cm,影响柜门开启。不想换其他款式的沙发,因为模块的可移动性对我来说很重要。 这款沙发还有另外一个小尺寸,但坐感不是一回事,不想因为尺寸牺牲舒适的体验,所以我想将沙发尽量靠右侧摆放,由于这款沙发高度比较低,也只有最下层的抽屉会被遮挡,上面两层抽屉是可以正常开启的,如果做平开门就会被完全挡住。最里侧的柜门存放低频次使用的物品,而最外侧的是一个假门板,它和另一个立面上的开放格一起包住了墙垛。
入住后给沙发底座贴上了保护垫,移动起来非常方便。 朋友一家三口来我家也喜欢瘫坐在沙发上。
墨绿色的开放格也必须拥有灯带,我对这个家绝对是一视同仁。
沙发对面的半高墙原本计划是挂电视的,但是入住后发现客餐厅大部分角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而且半墙面积不大,只能挂50寸左右的电视,100寸的投影太香了于是电视也省了,省下这笔开销也给抠预算的我带来一些快乐。
遗憾的是投影仪没有在顶面预留电源做吊装。因为一开始我错误地认为投影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
幸好电动幕布的槽口和电源预留了。白天没拉窗帘,也还行。
来做客的朋友都很喜欢这个岛台,自觉在岛台上备菜,可能是岛台激发了他们的烹饪天赋。
"工作休闲两不误"在我家是这样体现的:他画他的稿,我看我的电影,同一空间里互不打扰。 ps:<小森林>真是百看不厌啊!
交错的线形灯也是一道风景。
灯带会闲置?不存在的。辅助光源到了夜晚就是提升氛围感的利器。 全屋50多个筒射灯+大量灯带,做好分控的前提下,想要多亮就多亮,想要多暗就多暗。#灯光布局
餐厅
原本的设计是岛台和长餐桌做成餐岛一体,这样虽然整体性更强更美观,但我觉得路线上会比较绕,不够便利。 最后我改用圆桌解决了这个问题,岛台和餐桌之间保留足够充裕的过道宽度。餐厅作为全屋的交通枢纽,不管去哪都要经过这里,围绕圆桌一圈四通八达,对于生活起居和家务动线上来说都十分方便。#圆桌 #餐厅 #洄游动线 #西厨 #岛台
收到货的第一时间就亲手安装,桌子有点份量,幸好我够强壮💪🏻
1.1m直径的圆桌,5个人坐宽松,也足够坐6个人。
冰箱完美嵌入电器高柜的做法让我收获许多赞美,同时收获一部分嘲讽,批斗组说我的冰箱门打不开,即使打得开抽屉也抽不出,说我这种强迫症一样的做法是过于想当然,都是因为没吃过生活的苦~呜呜呜……
对不起,让他们失望了。
哇哦~怎么会抽得如此顺畅?
还有人说门只能开到90度,是的。 我现在入住两个多月了,90度我体验下来还不错,没造成什么困难。如果一定要开更大的角度,那么把冰箱往外拉一点也不是什么难事,我觉得没必要。
普通冰箱都是凸出柜子10cm左右,但由于这款博世的超薄冰箱本身就是嵌入款,又是底部散热,只要两侧各留缝2.5cm,冰箱即使与柜门齐平也可以正常使用。 冰箱636深度,柜子我做了670深度,给冰箱后面也稍微预留一点空间。 很多人问我这个冰箱好不好用,如果要求高的话那肯定不用考虑它。它的功能比较基础,因为是超薄款所以空间也不大,不过我家人口少倒也够用。选择这款是因为它符合我家布局上的需求,冰箱在公共区域,电器高柜边又是一个过道,嵌平的冰箱会美观很多,而真正的嵌入式冰箱溢价较高。 #嵌入式厨房的重要性 #对开门冰箱 #博世bosch #电器高柜
冰箱左边其实是墙,墙后是主卧的衣柜,墙上先做了木工板打底,然后电器高柜的门板跟通做过来,看上去像是一整排的柜子。
毛坯房,同视角对比。
整个电器高柜也是能做抽屉的部分尽量做成抽屉。 蒸烤箱的下方是两个大抽屉,由于客餐厅里的所有柜子都是没把手的,这两个抽屉用了百隆的反弹轨道做成了反弹抽,上层抽屉放蒸烤箱的器具,下层放了沉甸甸的洗碗机专用耗材,抽屉也依旧顺滑,百隆名不虚传! 最右侧的高柜里用了一组百隆的高帮内抽。一般来说高柜要放置电器,所以深度都比较深,如果做搁板的话对于物品的摆放和拿取并不方便,通常会配合五金件来增强收纳实用性。我曾对比过4种不同的高柜收纳五金,这里主要讲一下大怪物拉篮和抽屉的区别。
大怪物拉篮: 拉篮一半在门板上,一半在柜内,把空间分割开,相当于本身就做了分区,柜门打开后就一目了然,每个篮子比较小,护栏低矮,非常适合存放小体积的零碎物件。
高帮内抽: 空间大,深,高,可以放得下大体积的物品,甚至可以放锅和小家电,也可以另购分隔件自由组合分区,收纳各种零碎物品,它的前挡板是镂空的,两侧是玻璃侧帮,抽屉是可以完全被抽出的,安装时将每个抽屉之间的间隔留大一点,有了好的视野,拿取也畅通无阻,每个抽屉都是独立的,需要打开哪个就拉哪个,所以它在储物上相对灵活些,稳固些。
综合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考虑,我最终选择了百隆白色款高帮内抽,只做了4个抽屉,因为再高抽屉就不好用了,而且百隆内抽价格也较高。大多时候家装是没有绝对的好或差,只有适不适合,选到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一打开柜门里面的感应灯带就会亮起,哇哦,就忍不住要哇哦~
固定玻璃隔断的墙面和暗红色墙都是承重墙,它们之间的区域本来是原户型的中厨,现在变成了一个过道,通往玄关和迷你中厨。
抹茶绿是客卫和次卧的门。
过道里有个浴室柜,是给客卫用的,离餐桌也很近。离水龙头近这件事给我带来安全感。 浴室柜的墙面是灰绿色的卫浴漆,由于我的一体盆设计合理,墙面几乎溅不到多少水。 感受下这个角度的红配绿。 开关面板看上去老老实实,殊不知是西蒙的旗舰款,只有它是哑光喷涂,工地女孩对哑光的东西毫无抵抗力。
此处展开一个水龙头的故事! 成品浴室柜台面一般能有50cm+的深度,我家过道的这个干区台盆,它台面的深度只能做42cm,想要台下盆,但是很难做,台上盆这个尺寸倒是不难买,但是除非迫不得已我不会选台上盆,因为这个空间做台上盆的话盆与对面的墙之间会留下卫生死角,水很容易残留在狭窄的缝隙里。最后决定定制一体盆,盆的部分尽可能做大一点,水龙头预埋,所有卖水龙头的都跟我说配20公分长的水龙头,但我算来算去这个头都伸出来太长了,就是出水口离盆的外沿很近,洗脸的时候额头可能会撞到龙头,而且容易把水溅到外面。因为水电时候要提前把预埋件埋进去,所以买水龙头这件事迫在眉睫!我那几天睡睡觉会突然半夜起来拿着卷尺到处量,各种算,住民宿的时候也会看每一个墙排水龙头的长度,比例!我一直觉得15cm的墙排水龙头更适合我的盆。 嗯,最终我用了20cm。哈哈哈哈哈哈~用着还行是得益于一体盆的设计,是我画图纸跟厂家定制的。台面深度42cm,将台面靠近人站立侧和靠墙那一侧的边做到最薄,只有1.3cm,这样靠墙一侧的台面也不容易积水,盆的宽度也就可以最大化,得到了一个39.4cm宽度的盆,深度做了12.5cm,长度50cm,墙排水龙头距离台面15cm高度,实践证明我的这个一体盆方案不易溅水。浴室柜柜体是全屋定制的,做成吊柜,离地20cm,下方嵌入灯带,台面高度88cm,轻松不弯腰。
雅马哈音箱在散发魅力。
对着镜子拍的,还有虚化的金色镜边作为前景。
暗红色墙面处原本设计的是通顶杂物柜,但这里深度只有29cm,扣除柜子背板门板,内部净深就只有25cm左右,我担心这个深度无法收纳大件物品,于是把杂物柜安排到了浴室柜边上,毕竟那侧有42cm深度。装修任何时刻都不要忽视对尺寸的把控!
全屋的通顶柜足够多,再次秉承藏八露二的原则,这里我定制了一个半高柜+两层搁板的组合,柜门是长虹玻璃移门,对面又是同款的长虹玻璃隔断+浴室柜,让这个采光一般的通道看上去不至于太狭窄和压抑。 浅灰色柜子+超白长虹玻璃+原木色搁板+暗红色墙面的配搭,自我感觉还不错。
从过道看向餐厅。
站在中厨门口看向餐厅,最右边就是杂物柜,也可以叫它家务柜。
很多杂物还没从以前的房子搬来,柜子里都还比较空,有桶没用完的漆改天送朋友家去,正好他家要补漆。柜子左上角是烟道的检修口,所以做了块活动的板。没有阳台又没有储藏室的中小户型能有这样一个家务柜能整洁很多。
迷你中厨。
迷你中厨
中厨大概3.5平方,厨房门是极窄边的超白透明钢化玻璃门,家里所有的平开门都是看不到合页的天地轴承。
墙面小白砖,地面是费罗娜的水磨石系列。 橱柜门板依旧是瑞好,选了水泥色,没别的,防滑耐脏。
美貌的富士帝灶台。 有人问我是不是不做饭才用白色灶台,言下之意是白色灶台不好打理。 NO NO NO~黑色灶台反而没有白色灶台好打理,很多产品恰恰是黑色更显脏。
为了搭配白色灶台的白色烟机,当然,超预算的富士帝进口烟机不在我的选择范围内。 中厨的台面我就没有用白色,台面的白往往跟灶台的白不是一种白。虽然很多人喜欢全白的装修风格,我还是要泼盆冷水:大面积白色要做出质感并不简单。
比如灶台边上的那根白色煤气管,冷白色的它就显得格格不入。煤气管包管会占用本就狭小的空间,我就买了白色贴纸和装饰盖进行了粗糙的DIY。 中厨的极简构成:水槽,烟灶,下柜,锅炉。
厨房做了内置的百叶帘,即百叶帘在玻璃中空内,好打理。 日式不锈钢大单槽+低矮型抽拉龙头性价比极高。 净水器352,大通量,流速快。
调味罐放在烟机上方,拿取还挺顺手。
放了一部分直径较大的碗碟,方便盛菜,其余都放在西厨岛台抽屉。这款可调节支架好用。
神奇的景象——锅炉穿过吊顶。 原本厨房吊顶没那么低,由于顶上的空调、新风管道没有给烟道预留空间,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改不了了,只能通过降低吊顶高度来解决。自我发现,自我研讨,自我解决,是装修三大必修课,望周知。 厨卫全部用了纯白色铝扣板吊顶,而不是洋气的防水石膏板。但我十分庆幸做了集成吊顶,因为我家的各种设备都在厨卫上方,整个装修期间出现不少问题,检修的时候拆下了好多块铝扣板,如果是只留一两个检修口的石膏板恐怕是得全部掀开。装修追赶时髦的同时也请务必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主卫
主卫是个暗卫,户型改造后不仅扩大了主卫面积,门的位置也改成了冲着窗户的朝向,做了透光的长虹玻璃极简门,暗卫采光得到改善。 吊顶依旧是纯白色铝扣板,由于是下沉式卫生间,而且顶部给换气扇的管道预留出空间,主卫是我家层高最低的空间,不到2米2。
本来主卫墙面想用马赛克,考虑到做环氧费用会非常高,最后除去淋浴背景墙,其他墙面都用了这款线条感十足的灰色波浪砖纵向铺贴,留缝2.5,之后做了同色的马贝141环氧树脂填缝,色号110。 马桶水箱假墙在砌筑的时候,定了1米2高度,0.9米宽度,这样300*600的砖纵向铺贴就可以对上缝,比较美观,壁龛砌筑也是这个道理,要对缝的话提前就要设计好尺寸和位置。
马贝环氧填缝完成,选用与砖相近色号的灰色填缝剂来弱化缝隙的存在感,突出瓦楞纸般的线条感。强迫症患者终于得到治愈。#填缝 #马贝 #环氧 #卫生间 #美缝 #瓷砖
马桶假墙上方的圆孔里面是给壁挂洗衣机预埋的管道,洗衣机安装时将水管和电线都隐藏在这根预埋管里,连接到浴室柜下方的上下水和电源。
看不到电源线和水管的洗衣机。
墨绿色的浴室柜也是定制的,家里所有柜子都是定制。 主卫的台盆同样也是一体式,无缝好打理,这款台盆我搭配了KVK的抽拉龙头,非常实用。但是这款台面只有固定尺寸,没法定制宽度,而我想要严丝合缝的效果,于是买了略宽的尺寸,让厂家在台面的右边做了切割,安装后打上玻璃胶,没什么好说的,完美。
龙头除了可以抽拉,还能升降,它在我家基本上是升的状态。 肥皂架的设计很科学。
我没有在卫生间护肤和化妆的习惯,也不喜欢在卫生间做储物,所以没装镜柜,这款出光柔和的防雾圆镜我很满意,不喜欢开关在镜面上,容易产生指纹,所以还是用插座上的机械开关控制这面镜子。
不想掩饰了,马桶下方是矮子乐专用脚凳。 友情提醒下想装壁挂马桶的朋友,水箱预埋时排污管的高度要慎重,因为这决定着马桶的高度,马桶座圈离地40公分左右是比较舒适的高度,如果后期也考虑加装智能盖,最好也提前确认智能盖的款式,首先跟马桶形状要匹配,其次座圈厚度也要确认,比如我这款松下智能盖厚度是5公分,比原装盖子要厚3公分,那么马桶本身的安装高度尽量比标准再降低三四公分,别小看这几公分,坐上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差别,像我这种大长腿脚都离地了(手动狗头),小短腿慎重。
感觉吉博力的标高对于我们亚洲人的身高来说偏高了,排水管中心点离地面完成面要求是23公分,那么意味着马桶装好后是41.5高度,如果加上智能盖的话总高46,再加上一不小心的安装误差或者地面坡度缘故,甚至能达到50,而马桶真正舒适的高度是40左右。
向来是淋浴玻璃隔断的支持者,这次居然接受了浴帘?!肯定是得讲点道理出来的。 之前装修我都安装的玻璃淋浴房,以前在朋友家用过浴帘,体验并不好,洗完澡之后马桶区域的地面也全部弄湿了,而且浴帘沾到身上的感觉没几个强迫症能忍,朋友说其实是坡度和挡水条没做好,沾到身上也是因为淋浴房空间实在太小。 这次装修原计划也是安装玻璃淋浴房,我家只有两个卫生间,由于布局缘故,光是客卫里就需要2组淋浴门,加上主卫这个,一共是3个,需要八千到一万元左右的预算。虽然我努力控制预算但装到最后也还是超了,淋浴房又是装修后期的项目,就一直拖着没装。直到有外地的朋友要来新家小住,我就临时给卫生间都装上了免打孔的杆子和浴帘,没想到这一用就爱上了,省下1万块又给我带来快乐。 主卫的这款浴帘质感一般,太轻,最下面没有装配重条,会飘来飘去,就觉得图案挺有意思,想要更换也很方便,原本这里是要做一个玻璃内开门,开门一般也就做到60cm左右宽度,空间不大,淋浴边上又紧贴着马桶,感觉比较拥挤,用浴帘的话进出就方便多了。
家里没有专门的生活阳台,于是解锁了主卫淋浴区的新用法。 用马桶喷枪在这里洗东西太方便了!这时候就更加庆幸没做玻璃淋浴房。
淋浴背景是费罗娜水泥风格的砖,这款的设计灵感是流动的沙子,砖上残留了很多施工时留下的水泥和树脂填缝剂,看上去还挺和谐的我也就不急着清理了,主卫地面也是这款砖,十分耐脏。
淋浴房的墙地面是对缝铺贴,而壁龛在砌筑前,尺寸和位置也是提前计算过的,为了保证墙砖的完整铺贴,不做太多的分割而产生杂乱的线条。 墙地对缝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要出排版图纸给瓦工,让工人师傅自己想是不现实的,而且现场也要相应做调整,师傅手艺得过关,同时各方都要有足够耐心和配合。铺贴图纸是我亲自盯着瓷砖店的设计师妹子,前后改了七八稿,我再拿着稿子在工地现场协调以及监工。妹子和师傅,做完我这单,你们都还好吗?还好吗?
免钉胶卷纸架还不错,曾经的我对免钉胶的信任度很低。 垃圾桶是主卫里才有的配置,客卫没有。 我个人的洗漱都在主卫进行,需要扔洗脸巾、卸妆棉,洗完澡地漏处有很多毛发也会随手扔进垃圾桶里,以及女性特殊时期也需要使用。 客卫主要是我老公在用。水溶性的卷纸用完直接扔进马桶冲走比扔进垃圾桶更卫生,现在的下水道通常是PVC和PPR的塑料水管,稳定性强,不用担心会堵塞。
半夜起来上厕所只开这两个灯。
客卫
由餐厅看向客卫,客卫做了外开门。
当初在奶茶色和抹茶色之间犹豫很久,最终抹茶色胜出,搭配米灰色的墙面。
双胞胎姐妹,左边是次卧门。
墙面是费罗娜与唯格联名发布推出的水磨石英石系列。 用了深色的马贝环氧填缝,遗憾的是填缝施工时没有及时擦干净,所以有很多残留,十分难清理。
淋浴区这面凸出的墙是为了给下水管包管,正好可以做两个壁龛用来放置洗护用品,40cm的高度会比较好用,大瓶洗发水也能放进去
入住后放了一个宜家的储物盒在马桶上方的壁龛,用来收纳洗澡时的换洗衣物。
站在客卫里看向主卧入口。
客卫的浴帘是比较厚重的质感,看上去像亚麻布,不会飘来飘去,也不会沾到身上。
干区地面是长得很像芝麻糕的水磨石英石,和墙面深浅搭配。
淋浴房地面是做了水洗处理的黑色大理石,中间抬高,四周留槽,略微凹凸的表面起到防滑作用。 施工时这块大理石没有做好保护,很多材料堆放在这里,完工后做保洁的时候才发现留下的水泥印很难清理。 换作以前我一定会怄得彻夜难眠,到了装修后半程,心态已逐渐平和。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只要不是太大的bug,那就接受。装修是一个不断取舍也是不断放下的过程。
穿过淋浴房是我家的迷你洗衣房,洗衣机和烘衣机叠放在这里。
动线上的关系因此客卫这个淋浴房也不适合做玻璃门,毕竟我每天需要在这里穿梭。 之前说过我不喜欢在潮湿的卫生间做太多储物,所以没有定制洗衣柜,洗烘边上还剩40多公分宽度,在宜家看到这个灰绿色的架子正好能放进去,而实际上它是一个玄关用的衣帽架。 看出来了吗?架子边上是迷你中厨的窗户。
站在厨房打开窗跟洗衣机say hi~
亲手为迷你洗衣房的窗户玻璃贴上了磨砂百叶膜。
主卧
主卧折叠门也是我画图纸跟厂家定制,用了双方格玻璃, 由于这款玻璃只有5mm厚度,做折叠门的话需要做成双层玻璃,单层太轻容易晃动,因此加了一层超白透明玻璃,而双方格玻璃只有普白,没有超白这个选项。 提前预留好空间,做了暗藏吊轨,无地轨。
折叠门对着的是我的梳妆台兼书桌区域。
梳妆台正对着窗户,化妆时就不会阴阳脸。
桌子左边的开放格里有3个插座。
与其说是张桌子,不如说是块桌板,下面没有桌腿,也没做抽屉,比较好伸腿。 桌板很宽敞,长度1.75m,边上的开放格用来收纳日常用的护肤品和彩妆,玻璃柜门里是囤货、化妆包以及一些杂物。 门口的通顶柜是个衣柜,暂时用来收纳瑜伽垫和隔夜衣,目前还很空。
睡觉时我需要全遮光,因此卧室全都用了蜂巢日夜帘,相当于上下有两幅帘子,日帘透光,夜帘遮光,可自由调控光线。 之所以没有用百叶帘就是因为百叶的的遮光没有夜帘好。
太阳快要落下去的时候,卧室里的柜子呈现出一种冷暖渐变的效果。
主卧里有两扇窗户,冬天也暖洋洋的,很难不赖床。
主卧里也只有局部做了吊顶,书桌顶上黑色的是空调的出风口和回风口,下出下回。 两扇窗户之间是定制斗柜,4个1米多宽的大抽屉很能装。
主卫门没法跟衣柜门做到一致高度,下沉式的卫生间吊顶低。
超白长虹玻璃也在我家泛滥,感觉大家已经开始不待见这位网红了。长虹妹妹,做自己,加油~ 金色铜拉手形似珍宝珠棒棒糖。
主卧床头做了1.15米左右高度的护墙,护墙之上的墙面涂刷福乐阁5s系列咖色涂料。半高护墙由木工板打底,表面贴黑色橡木纹理的科定木饰面,厚度大概6cm,顶部预留槽口,安装了色温3000k的灯带,护墙上安装了背出光的黑色壁灯,色温同样3000k,壁灯未开启时几乎是隐藏在同色的护墙上。 次卧床头也安装了同款的白色壁灯,有趣的是壁灯的椭圆形面板带有磁性,吸附在底座上,因此黑白两个壁灯可以随时取下,交换使用,也有不同尺寸的面板可以替换。 床头没必要全装五孔插座,加一个四孔很实用。 #台湾科定kd #西蒙 SIMON #床头背景墙 #木饰面 #壁灯 #灯带 #福乐阁flugger
无床头的框架床为床尾过道节省空间。
不习惯在床头做储物,以前家里的床头柜都会被闲置,这次用轻便的边几替代床头柜的功能,方便挪动,不影响柜门开启。
之前的小推车床头柜,现在流放到次卧了。
不喜欢独立的衣帽间,除非房子够大衣帽间也足够宽敞。我喜欢开阔的空间,主卧里定制了3个通顶的衣柜,外加一个斗柜,储物量相当于一个衣帽间。
我家所有衣柜的内部结构都非常简单,原则就是最大化挂衣区,每一个柜子都是长衣区+抽屉以及双层短衣区的组合,除了顶部,取消所有隔板,这样视野上也更开阔,方便拿取。不用担心叠放区不够,斗柜大抽屉+衣柜内抽屉完全够用,而且衣服能挂就不叠了。 这种结构的柜子还有个好处,当没有那么多衣物要收纳时,可以取下衣通把衣柜变成储物柜,还能收纳大件物品,按实际情况和需求随时做变通。 衣柜内的感应灯带是定制厂家开槽嵌入,做水电时要提前留线。建议还是留线,充电式的感应灯是没有留线的办法。 双层短衣区的空间高度要留足,衣通的安装高度也要留意,不然可能挂不下两层衣服。没事就拿出卷纸量一下自己的衣物和用品尺寸,不要闲着。
衣柜通常会做55~60cm总深度,内部净深50~55cm,但是宜家的抽屉整体深度有58cm,想要搭配宜家抽屉就必须保证衣柜净深不低于58cm,因此床对面的这个衣柜整体深度做到了63cm。 最底下用了拉篮而不是抽屉,是为了抽出时避开门板铰链。
神奇操作,我在主卧里安装了晾衣杆! 不能烘干的衣物可以晾在这里,或者当作隔夜衣的收纳区,不影响家里公共区域的美观。 至于我为什么在主卧装晾衣杆,因为我家找不出第二个地方能比这里更合适,毕竟没有生活阳台,原来有,但现在也已经变客厅了。总之,有舍有得,有因有果。#晾衣杆 #收纳
隐形晾衣杆由一根横杆+两根竖杆+两个圆形底座构成,除了底座是固定在顶面的,三根杆子都可以自由伸缩以及随时被取下,留下的两个白色底座在顶上并不突兀,而底座的安装必须是固定在原顶上,吊顶不行。
不用担心晾衣杆收下来的时候没地方放,其实这个产品在设计上十分贴心,横杆和竖杆都配有挂钩和底座,大多数人会选择挂在墙上,而我找到了一个更合适它们的空间。床对面的衣柜内部有个多余的小转角,这个转角是因为主卧灯和空调的开关面板要装在这个衣柜的侧板上,所以衣柜内部留了一部分空间给暗盒和电线,才形成了一个转角,而我的衣柜内部结构都非常简单,没有隔板因此高度足够,正好可以收纳3根晾衣杆,既利用了缝隙般的空间,也免去在墙上打洞,收进柜子也更整洁。
次卧
次卧是我家最朴实的空间。
1.5m床靠墙摆放。 床头背景色与主卧相同,是为了省涂料。
四件套来自长辈馈赠之一,是矮子里拔高个的一款了。还别说,除了舒服之外,还挺耐看。
宜家推车作为床头柜使用(之前它为主卧服役,后来主卧收获了新的边几款床头柜)。
少量的吊顶也是因为中央空调和新风。
四开门衣柜。布纹门板是主卧斗柜同款。
极简的衣柜结构,左边是长衣区+抽屉组合,右边两层短衣区,不做隔板。 这个柜子的总深度做了63cm,为了装宜家抽屉和拉篮。 左上角依旧是空调检修口。
茶色亚克力拉手在散发魅力。
白色壁灯也是主卧同款。
问答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曾经是摄影师,为了装修房子,工作都不要了,全职在工地。
你最庆幸,这次装修做的哪个决定?
在客厅里做岛台;用圆桌取代长桌;用浴帘取代玻璃淋浴房;装了投影。
家里有哪些地方是你感到不满意,需要改进的?
1.投影仪应该提前布线吊装。 2.马贝环氧填缝的残留太难清理,如果再装一次不一定会选马贝,当然这不是马贝的错。 3.所有定制橱柜的抽屉默认是用45cm的轨道,而一般橱柜内部的净深有58cm,因此抽屉后面会有将近13cm深度的空间被浪费,应该要求用更长的轨道,但是很多默认做法是不会提前告知的,我也是在入住后才发现这个问题,这点上宜家橱柜是楷模,大家可以去展厅留意一下这个细节。
家里有哪些单品特别想推荐给大家?
kvk龙头,当贝投影,唐朝小蛇的灯,优必克的轨道插座,蜂巢日夜帘,瑞好门板,百隆抽屉和轨道,福乐阁涂料,马桶喷枪,还有个可折叠的小推车很实用,装修以及搬家期间能用得上,日常还能取快递用。
作为过来人,你有什么装修心得或教训想跟大家分享?
装修很多部分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和牵制,全程滴水不漏不太可能,没有多方的沟通和配合,再好的产品或材料也发挥不出作用,而往往这样的沟通,很多时候是需要业主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多去展厅学习,尽量多看实物,了解更新的材料、更好的解决方案、更舒适的体验。 装修的过程就是不断在做选择题,不同的习惯和喜好导致每个人做出判断的依据也不同,没有完美的装修,只有合适。装修抄作业真正要抄的是思路,思维别僵化,多花点时间理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用心打造家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创建于 01.19
声明:本页所有文字与图片禁止以非好好住旗下之产品形态转载或发布
相关推荐
现代简约 | 大横厅+岛台才是平层该有的样子❗
编辑精选
成熙空间设计
评论
21
砸掉所有的墙,五彩斑斓的灰!
编辑精选
sage119
103
1622
空空如也的家,断舍离的艺术。
编辑精选
毛毛天天在掉毛
77
1100
满满收纳空间,却依然精致的台式雅痞风~
编辑精选
Wiwei
70
926
绮梦巴黎|我心中的法式浪漫
编辑精选
安铂空间设计
24
130
来看这个异形户型的奇妙空间切换法
编辑精选
武汉壹零空间设计
11
317
纯白色的开放空间,一个温柔与大气并存的家
编辑精选
西安素图空间设计
49
470
老城区花砖的家|家是提醒自己可以改变一切的魔法
编辑精选
Dax达西
20
287
丹尼尔叮的家
编辑精选
丹尼尔叮
13
35
拆掉一个卫生间,打造一体式餐厨,外加衣帽间!
编辑精选
朗观设计
16
180
《缓缓归矣》新中式度假别墅,推门见山水,引苏式园林融设计雅韵
编辑精选
宁波圣都整装
15
126
以爱之名
编辑精选
广州卡洛设计
16
133
89平小三室的家
编辑精选
陌雨Sandy
29
2974
LDK+儿童玩乐区,这个家每1㎡设计都是亮点
编辑精选
千禾Design
3
66
一时新的家
编辑精选
一时新
10
4
146㎡现代轻奢私宅设计,完成现代与复古的完美“双拼”!
编辑精选
肆室空间设计
14
27
收纳柜+大岛台,这个西厨超实用!
编辑精选
武汉得间设计
36
432
横厅、竖厅自由切换,开放工作区、独立工作区随意选择的现代居所
编辑精选
信设计ShinDesign
评论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