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发现你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到发布案例和文章,建议使用最新版本Chrome。
好好住1.0 家是每个人的自我表达
户型
2室
面积
114㎡
花费
50万元
位置
湖北,武汉
说在前面
作为设计师,这是我第一个从构思设计,到施工落地的作品;作为业主,这是我人生第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管从哪个角度,这应当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家。
人家都是买了房子再去规划家的样子,但我却是买房之前心中已隐隐有了想法,可以说是循着心中对家的期盼去买的房子。因为买的二手房,租客合同还没到期,便也没着急装修,自己慢慢做设计。一开始想要的很多,做了不下几十版草稿,每天纠结的不行,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最后终于想通了,开始做减法,明确了自己的根本需求,确定了三个方向:
*有趣的实验性:我希望在这个家尝试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想法,不要因为害怕翻车或者为了迎合他人的审美去妥协。家是每个人的自我表达,我希望这个家能够有更多的“我”个性的存在。
*温和的包容性:我希望和这个家一起成长,所以我需要它的包容:功能上灵活多变,可以适应我可能不断变化的爱好或者说生活状态;设计上经典简单,可以接纳我不断变化的审美。
*自然的生活感:它是作品,更是家。相对于好看网红家具的堆砌,我更希望它是一个慢慢住出来的地方。不是一个拍照精致的样板间,而是一个有人气的家。
最后,感谢父母的帮助和信任,让我拥有了这个家🏠🥰
户型图
原始户型优点: *偏横向户型,东南长阳台前面无高楼遮挡,视野很好,客厅和主卧部分采光也很好 *承重墙少,只有次卧和走廊连接处的转角墙体是承重墙,改造空间大 *进门后两条动线,动静分离且自带洄游动线 原始户型缺点: *东南朝向,位于西北角的两个卫生间都是暗卫且拥挤狭小,白天也全黑。 *位于北边的卧室c也没有明窗,用作书房采光不足,用作储物长宽比例不适。 *从进门到主卧,狭长的走廊浪费了许多实用面积。 *厨房外面的生活阳台影响了厨房采光,门的位置也限制了厨房布局。 *宽度仅1m的长条形阳台连接了主卧和客厅,洄游动线很方便但宽度限制了添加其他功能。
居住者需求: *日常一人居,偶尔家人好友留宿,不需要常备独立的客房。 *日常没有看电视的需求,基本用Ipad,偶尔晚上或者周末才用电视看电影。 *偶尔会做手工,画画,在家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需要一块灵活的空白区域满足不通的兴趣爱好。 *喜欢种植,希望阳台尽可能宽敞可以多一些种植空间。 *会做一日三餐,偶尔爆炒;不喜欢油烟味但同时也不喜欢封闭厨房。 *在家办公较多,需要宽敞明亮的办公区域。 *收纳需求较大,希望开放式收纳和封闭式相结合,既能够展示收藏品,也方便打扫。 *少有客人来,不需要两个完全独立的卫生间。希望三分离,同时增加采光。 改造点: *将次卧改为一整个榻榻米,同时将开门朝向改到办公区域,日常是完全敞开的状态,比较好的保留了空间的通透性,也增加了暗卫的采光。榻榻米兼具储物,运动,观影及客人留宿功能。 *扩大阳台区域,向原本的客厅区域内推,打造了一个所谓的小院子,用来种植,休息,聚会。 *没有传统的客厅布局,甚至没有沙发,将传统客厅的功能一拆为二,观影和榻榻米区域结合 ,聚会聊天则放到小院区域。 *将厨房和生活阳台打通,增加了厨房的采光和实用面积;和小院区域连接的墙体保留了一个小窗,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和其他区域互动,同时移门和墙体还是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油烟。 *取消了卧室c,直接改成两边储物的通道,提高无法避免的通道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将办公空间挪到了榻榻米和小院之间,朝向阳台,保证采光和视野。 *两个卫生间打通,改成了四分离。既解决了采光问题,也更加卫生。多出来的空间还给到主卧做了一个独立衣帽间。
玄关
进门第一眼的风景 不希望进门处黑漆漆的,借用园林框景的手法做了一个隔而不断的玄关
从办公区域看向玄关 吊钟枯萎后换了一盆适合室内生长的橡皮树
玄关右边的走廊用宜家Meted橱柜做的一整排鞋柜,隔板可以根据鞋子高度灵活调节。
为了增加过道区域的采光,鞋柜的上方用阳光插接板做了一个灯墙,白天透光不透影,晚上开灯时候效果也很温暖。
鞋柜加了一块玻璃板,放了各种收集的明信片。给普通的柜子增加一些趣味性,也可以很好的遮盖一些成品家具的小遗憾,例如两个柜子连接的缝隙。
从玄关处看向左边的餐厅。两条动线往左是公共区域,往右是私密区域。
餐厅
从玄关看向餐厅,基本可以看到餐厅全貌了 简单的一桌四椅,桌子是上个家搬来的,感觉很适合也没有坏就继续使用了,当然也预留了足够空间方便后期换大长桌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很好的看到餐厅的镜子墙,正对着走廊,显得纵深感更好了,很多人来我家都以为镜子后面还是一个房间😂😂😂
刚搬进来的时候,还只有主家具的餐厅
这张就可以看出我家的主要配色啦 黑白是基调,红黄蓝作为点缀
增加了一点小装饰,简单的刚刚好
从小院子看向餐厅 海洋板做的长凳附带储物功能,板子沿墙体到顶,希望营造框景的感觉
从办公区看向餐厅
最近的日常,更换了一些自己做的小装饰
从餐厅看向榻榻米和玄关
一些细节图
次卧榻榻米
考虑到我家并没有太多客人留宿的需求,将原本的次卧改成了一整个榻榻米房间,底部做了储物的箱体,收纳换季的被褥。高度做的400,当作客厅的座位补充也完全没问题。日常障子门打开的状态,也显得整个空间更为开阔。
留了一面空白墙,放电视或者投影都可以
一些舒服的抱枕取代了传统的沙发,满足偶尔的观影需求
榻榻米大约有三米✖️两米的面积,日常做些简单的运动也很开阔,枯萎的吊钟也继续在这里发光发热
用螺纹钢做的展示架,放照片或者杂志都很合适,光线也可以很好的透过去
展示架上方留了窗帘盒,需要做客房使用时就拉下卷帘
铺一张床垫就变成大通铺
工作区
没有做独立的书房,但因为经常在家工作的状态,希望能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工作区。借用承重柱做了一个悬浮式工位,在墙体中插入了一个大盒子。
考虑到窗外左边的视野比较好,特地做了斜切,身体就会随着桌面自然的朝向左边。
工作累了就抬头看看绿色休息下眼睛
书桌是镂空的,另一面对着阳台,刚好种绿植
工作桌背面,看起来是个植物园
从工作区看向客厅区域
从工作区看向玄关
客厅
从工作区看向客厅,说是客厅,其实在设计阶段我给这个区域的定义是小院子,和旁边的阳台连接在一起,特地铺了青砖,石板,自己手工刮了腻子,希望这个区域能够有更多的自然感。
刚搬进来时客厅的样子,有些匆忙,榻榻米没收拾好,电视暂放在了这个区域,吃饭时候看电视倒也很方便,可惜就是太挡风景了
与厨房相连的墙面开了一个小横窗,增加了与厨房区域的互动感,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同时方便日常浇花。
海洋板长凳比较完整的样子,冬天到了的话就可以铺上软垫,增加舒适性
用Herman Miller的置物架打造了一个垂直花园,很适合喜欢种植但面积有限的家
放在这种比较窄的墙面前,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
小院最近的样子,在慢慢向计划的方向靠拢。依旧没有传统的沙发,放了各种不同的椅子围坐在一起,希望朋友来时是一种在花园里树下随意聊天的感觉。
自己用之前的木头做了一个移动植物柜,方便浇水和晒太阳
夏天的日常
终于实现了在家种树的夙愿,于是把置物架搬去了榻榻米放喜欢的小摆件,常挪常新😉
散落的树枝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从阳台看向客厅,绿植是最好的风景 一些绿色的日常
阳台
从小院看向阳台,青石板路的另一端通往卧室 其实这是一场由于砖的损坏率过高引发的美丽的意外
因为本来就是室外阳台区域,所以开发商有在这边留下水口,再做好防水,清洁问题就也解决了啦~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书桌的背面,也是刚好利用墙体的厚度来增加一些使用空间
砖与石子的衔接
米色的墙面是自己做的,拿腻子和沙子按2:1的比例兑好,抹平,再刮出自己喜欢的纹路,最后再上了一层罩面。也是艺术漆的效果,但可比找人来做省钱多了😉
从卧室看出去,好像真的在户外一样
阳光好的时候
卧室
朝东的卧室,早上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被光所诱惑
做了一个小台子,地板上墙,随意的摆满了收集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小摆件。
衣帽间没有做门,直接用布帘代替,也让卧室整体感觉更加柔和
光的细节
刚搬进来时候的样子
卫生间
将两个洗手间合二为一,改成了四分离,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独立的换衣区。
干区没有用传统的浴室洗面盆,选择了橱柜和厨房水盆,方便处理植物。岩板台面直接上翻挡水,代替了贴砖。
马桶间做了整面墙的柜子储存全屋净水系统。底部用了开放的架子让小空间不那么封闭,也可以储存常用的清洁设备。
壁挂式马桶方便清洁,安置水箱的半墙刚好作为与湿区的分隔。
考虑到使用时间基本在晚上,湿区放在了全屋阳光最差的地方。和干区连接的墙体上半部分用了玻璃,让空间不至于全黑。
从玄关看向右边就是通往湿区的走廊了。左边是鞋柜。右边是一整面墙的储物,没有做柜子,直接用了上墙搁架和布帘,一方面节省成本,一方面也是从环保角度考虑。
厨房
最爱的厨房角度。加高了厨房窗台的高度,刚好挡住空调室外机,除了观赏绿植还种了一些薄荷罗勒小葱,方便随时取用😉
标准的U型厨房,角度问题不太好拍到全貌。厨房没有贴砖,从顶到地全部用的微水泥。我是一日三餐都会做饭的人,偶尔爆炒,大部分比较简单。目前使用下来没有太大的油烟和清洁问题。
大水槽真的方便。
原本是为了节约尺寸,买了日式带烤箱的燃气灶,几个月用下来感觉还不错,火力正常爆炒完全没问题。
最爱夜里的厨房,烟火气十足
一些细节
尝试了充满儿时回忆的水洗石
尝试了青砖,石板和小石子组成的园林小道
尝试了自己做艺术涂料
尝试了各种材料间的拼接
尝试了不做踢脚线
尝试了直接用木地板改方向拼接替代门槛石
尝试了阳光插接板做的灯墙
尝试了没有砖的全黑厨房
尝试了全黑的微水泥地面
尝试了带亮窗的门
尝试了无外包边的门框
尝试了海洋板这种还没完全普及的材料 尝试了悬浮式书桌
尝试了保留水泥原顶,去感受建筑和材料本身
图纸与落地
创建于  01.20
声明:本页所有文字与图片禁止以非好好住旗下之产品形态转载或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