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发现你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到发布案例和文章,建议使用最新版本Chrome。
首页
发现
整屋案例
设计师入驻
品牌入驻
登 录
大房拆除更关键,260m²从迷宫变溜冰场,家庭温馨感一秒拉满
里白
关 注
户型
4室
面积
260㎡
花费
160万元
位置
北京,大兴区
说在前面
如果问小房子的居住问题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3-4个答案,不够住、没收纳、公区小、采光差、没有个人隐私....那么大房子呢?
我们最近落地的项目,一套建面260m²的平层住宅,目前一家三口和保姆常住,老人偶尔来访。业主夫妇是90后,很注重家庭氛围,希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亲密又独立”的,既能与家人长时间聚在一起,因为有保姆,又希望能够各自保持彼此独立的生活空间。
原户型是四居双卫的格局,除客厅外全是封闭的独立空间,南北通透性欠佳。其实让一家人聚在一块,原本89m²的客厅就足够了,但问题也出在这里:面积大但功能单一的空间容易给人一种空旷感,也难让人长时间的驻足停留,这无形中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弱化了各领域间的对话。
诉求、问题清晰,我们的设计构思就由业主“亲密又独立”的新居定位来落笔:
设计构思
①拓宽公区尺度,拆出好采光和亲密感 这里的拆,一是为了改善室内采光,二是希望利用开敞的公区环境建立各领域间的视觉关联,从而改善大尺度空间的疏离感。我们将北次卧并入客厅后,利用模块化沙发做出一个背靠背的「双客厅」布局,并新增钢琴、阅读、会客、电视游戏等功能,为客厅设置尽可能多的驻足点,让一家人白天的活动可以集中在这一个空间完成,尽情享受聚在一起的时光。 ②植入「盒子」空间,隐藏结构缺陷 房子属于框架结构,承重主要集中在公区,还有横梁压顶,梁下最低处只有2.35米,这些都属于无法规避的限制条件。于是围绕承重结构来组织空间,就成了必然。
公区拆旧后承重结构及主管道裸露 我们结合房屋中央的三根承重柱,为空间植入了一个「方盒子」,藏起柱子,顶面则以波浪吊顶弱化“横梁压顶”的结构缺陷。盒子四周功能再利用,面向餐厅一侧做水吧,客厅一侧做书柜;盒子内部是方便保姆使用的家政间&客卫,主客分离。
多功能方盒子四周形成洄游动线 南向的厨房也被纳入客厅,开放式厨房增强南北通透性的同时,也能建立起与客厅的视线关联。改造后的客厅就像一个113m²的「社交广场」,各领域间保持着亲密又独立的互动关系,家人就在身边,目光所及。
户型图
改造前后户型图对比(公区承重结构柱再利用) 从原始户型图上能比较清晰的看到: 南侧窗小且多为封闭式空间,采光主要靠北面的客厅阳台,这对南北纵深近18米的公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南北透风欠佳、中部空间采光差; 生活动线单一,不能满足业主对于私人生活空间的高需求; 公区承重结构集中,占面积、不美观; 改造重点: 拆掉北向书房并入客厅,拓宽北向进光面;同时,将客餐合并,原餐厨空间打通做开放式厨房,利用拱形门洞引光入室,增强南北通透感; 利用「方盒子」引入三条生活动线,能看到,进门分出了两条活动流线,红色为业主夫妻俩的日常动线,蓝色为保姆的主要活动流线,两条活动流线由盒子四周的洄游动线串联,平时两条动线无交叉,互不打扰; 我们将主卧改为从客厅一侧进入,并利用原进入卧室的交通过道拓展出独立衣帽间,将主卧改为专属业主夫妇的私密空间; 结合承重结构做定制家具,隐藏柱子,拓展储物空间;
改造前后起居空间的面积对比 改造后客餐合并,面积拓展至113m²,各空间互动紧密,公私分区明确。
起居室
我们将客厅做成了一个以社交为导向的多功能起居场所,改造后的起居室因为北向小次卧的加入,面积明显变大了,也因此拥有了更宽敞的活动空间。考虑到客厅的社交属性,利用模块化沙发做出了一个背靠背的双客厅布局,两个厅呈现半围合的状态,让家人间面对面的交流更具亲和力。
左滑看波浪顶光影细节 客厅一侧做电视游戏区,波浪吊顶巧妙的弱化了“横梁压顶”的尴尬,纵向延伸视线的同时,也赋予了空间更多的灵动效果。吊顶上方隐藏灯带,整个空间采用无主灯设计,3500k的顶光源“温暖”了整个客厅空间,给业主从视觉到心理的安全感。
沙发背面就是原北向小次卧的位置,改为客厅休闲区后我们叠加了琴房的功能,利用拱形门洞安置女业主的钢琴。空间中其实能看到很多处拱形元素的运用,一是业主本身就很喜欢拱形门的造型,二是因为顶面有横梁,圆拱造型刚好能够弱化结构梁的存在感。
左滑查看改造前后对比
原客厅与次卧的两个小阳台被纳入公区,我们利用定制家具将两个阳台之间的承重结构转化为储物空间,方便客厅杂物的存放。
阳台与客厅之间顶面的横梁,梁下仅2.35米高,我们在客厅区做圆弧形态的悬浮吊顶,向上拔高视野,也能弱化横梁带来的压迫感。悬浮吊顶搭配灯带,以丰富公区灯光的层次感。
窗景也是这个家的一大亮点,阳台安装高清圆孔金刚网纱窗,保证观景视线的同时也能方便通风透气,夏日开窗不怕蚊虫。
客厅视角看「方盒子」空间,我们利用盒子的外立面新增了水吧和书廊两个功能区,书廊面向客厅一侧,与房屋中央的承重柱形成一个相对私密的区域,书桌正对阳台窗,阅读的间隙抬头远眺休息,窗外绿植、夕阳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小惊喜。
定制的开放式书柜既能满足业主一家的阅读需求,又能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业主有听黑胶的习惯,书柜隔板高约35cm,用来收唱片刚好。
餐厅
阅读区视角看餐厅 阅读区隔壁就是餐厅,两个空间由「方盒子」转折衔接。
餐区因为刚好在多个功能区的动线交汇处,选圆桌使动线从直角转变为弧形,走路更顺畅也避免了撞桌角的尴尬,而且圆桌也会比长桌有聚拢感,一家人围桌而坐、享用美食会更有氛围。
餐区的水吧增设上下水,安装管线机,饮茶、倒水不必再横跨整个客厅扎堆跑去厨房。 柚木色板材搭配岩板提升整体颜值,我们在水吧设置了充沛的储物空间,方便各种饮品及水壶杯具的储存。
左滑查看柜子剖面设计图 水吧左侧的高柜内包承重柱,外侧预留储物空间,做5层零食柜。
厨房
厨房与原餐厅打通后,面积拓展至20m²,入口处一前一后两根柱子分别是烟道和主下水管道,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约1.3米,我们顺势做了个储物岛台,并在原餐厅入口利用承重结构新增双人吧台。
吧台既是业主夫妇的简餐区,同时也起到下厨陪伴的功能,平时业主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孩子可以在吧台陪伴,也方便照顾小孩。
业主本身比较喜欢囤货,且日常下厨的频率较高,所以能看到我们冰箱四周做了相应的食材囤货区,同时,依据取-洗-切-炒的下厨动线为业主规划了相应的储物空间。厨房的窗景也很妙,我们在洗菜区装了平开密封窗,开窗跟龙头不打架,同样搭配金刚纱窗保证观景视野。
考虑到空间较大,我们在灶台侧边提前预留入水口,加装了长折叠龙头,煮面不端锅更省力。
走廊
各空间由盒子四周形成的洄游动线串联,从餐厅转过来的走廊串联起玄关、餐厨、家政间、儿童房和客卧几个空间,集中形成家政动线和保姆的主要活动流线。走廊尽头的客卧位于动线尽头,窗景刚好可作为走廊尽头的视觉落点。
走廊总长约9米,吊顶我们浅浅借鉴了穹顶的形态,顶面以肌理感壁布装饰,搭配灯带会有一种光影斑驳的艺术感。
我们利用盒子转角处的承重柱在外侧新增杂物柜,方便业主收纳清洁工具。盒子内部为家政间&客卫,洗烘衣机叠放更省空间。
走廊另一侧连通客卫,入口处白色的嵌入柜主要用了隐藏管道井,拓展卫浴间储物的同时也起到美化空间的效果。
客卧
走廊尽头的客卧正对玄关的位置,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入户后的一个视觉落点,所以我们去做木饰面包窗口连接衣柜的处理,一个是增强它的整体性,另一个是强调窗口的存在感,有点类似画框,框住室外的景色,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趣味性的视觉落点。
次卧衣柜顶面部分留白,上方加装灯带丰富卧室环境的灯光层次,同时也能弱化大面积黑色饰面带来的视觉压迫感。
儿童房
南向的儿童房因为目前业主家的小朋友年纪很小,所以我们其实对于这个空间是保持了一个半开放式的状态,玻璃推拉门引光的同时也方便业主照看小月龄的孩子。目前儿童房除了衣柜外还是“留白”的状态,未来就等业主和小朋友一起将它填满啦。
主卧套间
改造前后主卧布局对比 改造后的主卧是一个集衣帽间、卫浴、书房、睡眠于一体的多功能套间。 我们将原主卧的入口的从卫浴间那侧进入改到从客厅进入,同时,将主卫做了一个90度旋转,在主卧一进门的位置隔出一个独立衣帽间,夜晚更衣-洗漱-进入睡眠区动线流畅,也更贴合业主夫妇的生活习惯。
进入主卧,以柜体作隔断既实用也不浪费空间,两组柜体将卧室套间分出三个独立功能区,左通卫浴间右边连接卧室睡眠区,优化动线的同时也让空间更加通透。
我们在主卧入口位置还做了一组柜子,日常收纳起居服,能将更贴身的睡衣与日常衣物分开柜子背面既是主卫洗漱台。
主卫做干湿分离设计,双洗漱台单出来独立设置优化使用体验,镜柜的加入为干区提供了充足的储物空间,避免洗漱用品侵占台面会显杂乱。
床头顶面有横梁,梁下高度不足2.5米,我们将床头背景墙做出一个进深约400mm的圆拱造型墙,弱化“横梁压顶”的同时,也是对其他空间的圆拱造型的呼应。
主卧的阳台区域我们做了一个观景书房的设计,男业主偶尔会有居家短暂处理工作的需求,同时这个空间也能作为打游戏、娱乐的这个一个私人空间。
卫浴间
业主对于卫浴间其实更多是实用性的需求,比如要干湿分离、有双台盆、好打理、要主客分离,这么大的空间内业主也没有要求做浴缸,所以我们对于卫浴间的规划也主要是从实用性出发的。考虑到业主家的老人会来小住,我们在客卫干区做了杜邦可丽耐双台盆设计,轻松应对家庭成员增加的“早高峰”问题,台盆边缘做挡水沿方便日常打理。
客卫湿区通铺微水泥瓷砖,利用玻璃隔断将马桶与淋浴间合理隔开,保障视觉通透性的同时,也能方便每个家庭成员在不同时段的需求使用。 “家”的定义有多种,我们通过相对大胆的方式去思考空间本身的功能,将社交属性代入其中,通过无界感公区的空间构建,带来更好的家庭社交体验,身处其中,每位家庭成员都能找到专属自己的舒适位置,想热闹时有人陪、想安静时有地儿躲。
问答
装修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去年10月到今年9月
说说是什么给了你灵感,打造出现在这个作品的?
灵感:业主一家的实际居住诉求,以及对房屋梁柱结构再利用的思考
对平面布局做了哪些优化改动,为什么?
1.拆掉北向书房并入客厅,拓宽北向进光面;同时,将客餐合并,原餐厨空间打通做开放式厨房,利用拱形门洞引光入室,增强南北通透感;2.利用「方盒子」引入三条生活动线,能看到,进门分出了两条活动流线,红色为业主夫妻俩的日常动线,蓝色为保姆的主要活动流线,两条活动流线由盒子四周的洄游动线串联,平时两条动线无交叉,互不打扰;3.主卧改为从客厅一侧进入,并利用原进入卧室的交通过道拓展出独立衣帽间,将主卧改为专属业主夫妇的私密空间;4.结合承重结构做定制家具,隐藏柱子,拓展储物空间。
创建于 01.20
声明:本页所有文字与图片禁止以非好好住旗下之产品形态转载或发布
相关推荐
最佳房间布局法:能作卧室、书房、储藏室
编辑精选
遨锐设计-陈丰丰
74
4132
杂物能藏皆藏!这个家储物空间超足,还超显整洁、通透
编辑精选
成都拾光悠然设计
1
83
看新生代宝妈携手二娃,如何实现120㎡展藏自由
编辑精选
重庆潮顶装饰
17
18
书墙代替影视墙,两居室小户型变身文艺小家
编辑精选
思量空间
1
37
轻奢风长什么样?看这个家就知道
编辑精选
-水手月亮-
134
3785
99㎡混搭中古风,以浪漫起笔,续写电影质感的生活艺术!
编辑精选
深白设计
19
332
服装设计师的家能有多酷?极简主义高级黑去诠释生活的个性与温度
编辑精选
行舍空间设计
13
159
进阶版「断舍离」:7个功能区变4个
编辑精选
季意设计
18
1031
三室变两室,我一点都不后悔
编辑精选
莱万托夫斯基
12
223
粉蓝小窝,有处安放的少女心
编辑精选
既废且宅
29
323
88平智能舒适家「一家三口·爱不释手」
编辑精选
澜本设计王芳
23
113
搬到杭州后,我靠宜家和闲鱼网购造起来一个清爽出租屋
编辑精选
乌云飞行员
140
1858
carolmmforever的家
编辑精选
carolmmforever
11
307
105㎡现代简约,质感丰富又温暖的氛围的家
编辑精选
轩怡家装丨25年品质大牌
15
68
中式家具曲度、现代设计流线,这个家展现了「东西合璧」的现代美
编辑精选
森境设计
23
467
《Happiness》随处可见都是幸福的温度
编辑精选
冬昊设计
评论
4
用光的颜色,在顶层公寓建造一所温柔可触的家
编辑精选
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
13
221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袅袅炊烟升,城外有人家
编辑精选
Oasis_緑侜
35
216
冷暖日常,六口之家的多姿私宅(使用隐藏闭水器,洁癖人士福音)
编辑精选
FunHouse方室设计
6
101
220㎡理想主义与平衡主义之家
编辑精选
锦霖设计
5
19